1、下列不属于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是
A、醛固酮增多
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门静脉压力升高
D、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
E、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导致腹水生成的并不是血浆晶体渗透压,血浆晶体是可以自由通过毛细血管的,毛细血 管两侧晶体渗透压相等。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病因和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2、下列哪项是小结节性肝硬化的典型病理改变
A、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
C、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
D、再生结节及假小叶形成
E、新生细胞排列成胆小管样结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硬化的组织学改变是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被假小叶所取代。典型假小叶由再 生肝细胞结节构成,有的假小叶则由几个不完整的肝小叶构成。假小叶内的肝细胞排列不规则,常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脂肪浸润以至坏死和再生。汇管区因结缔组织增生而显著增宽。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病因和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3、肝硬化失代偿期突出的临床表现是
A、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B、全血细胞减少
C、腹腔内出现漏出液
D、皮肤色泽变黑
E、消瘦贫血营养不良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肝硬化失代偿期往往会出现腹水,俗称肝腹水。肝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为显著的临床表现,一般来说肝腹水量越大,反复次数越多,预后越不好。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高压表现为食道静脉曲张、脾大和腹水,尤以食道静脉曲张最危险。由于曲张静脉的血管壁薄,很易破裂导致大出血。其来势凶猛,出血量急而多,常涌吐而出。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
4、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齿龈出血
B、脾大
C、黄疸
D、水肿
E、肝掌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肝功能减退临床表现:
①全身情况较差,有肝病面容、消瘦乏力、皮肤干枯、面色黝黑等;
②消化道症状明显,有腹胀、恶心、呕吐,进食脂肪和蛋白质后易引起腹泻,可伴有黄疸;
③有出血倾向和贫血。出血倾向的原因可能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维生素K缺乏、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血小板质和量异常(脾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④内分泌紊乱,因肝对雌激素及醛固酮灭活作用减弱导致,男性有性欲减退、睾丸萎缩、毛发脱落及 乳房发育症,女性有月经失调、闭经、不孕等,可出现蜘蛛痣和肝掌;
⑤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和抗利尿激素增多,导致水钠潴留、尿量减少、腹水加重和浮肿;
⑥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常见低钠血症,低钾低氯血症及代谢性碱中毒。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临床表现”知识点进行考核】
5、下列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属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是
A、凝血因子减少
B、血红蛋白减低
C、雄激素减少
D、雌激素减少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减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硬化的内分泌紊乱主要有雌激素增多(雌激素在肝脏代谢灭活,当肝功能受损时,肝 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雄激素减少,有时糖皮质激素亦减少。肝硬化患者肝合成凝血因子减 少。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血红蛋白减低。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肝硬化失代偿期诊断主要依据是
A、乏力,食欲不振
B、消瘦
C、腹胀、腹泻
D、少量腹腔积液
E、肝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失代偿期肝硬化
1.症状
(1)食欲减退:为最常见症状,在进展性肝病病人中十分明显,有时伴恶心、呕吐。
(2)乏力:为早期症状之一,其程度自轻度疲倦感到严重乏力,常与肝病活动程度一致。
(3)腹胀:为常见症状,可能由于低钾血症、胃肠胀气、腹腔积液和肝脾肿大所致。
(4)腹痛:常常为肝区隐痛,与肝肿大累及包膜有关,有脾周围炎时可有左上腹疼痛,也可因伴发溃 疡病、胆道及肠道感染引起。
(5)腹泻:较普遍,常与肠壁水肿,吸收不良和肠腔菌群失调有关。
(6)体重减轻:为多见症状,晚期病人伴腹腔积液及浮肿时会使体重减轻不明显。
(7)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牙龈、鼻腔出血、皮肤粘膜紫斑或出血点,女性常有月经过多。
(8)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有闭经及不孕。肝硬化病人的糖尿 病发病率增加,表现为高血糖、糖耐量试验异常、高胰岛素血症和外周性胰岛素抵抗。进展性肝硬化 伴严重肝细胞功能衰竭病人常发生低血糖。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进行考核】
7、对于门脉高压症,下列哪项叙述是错误的
A、脾功能亢进时都有血细胞减少,以白细胞和血小板改变明显
B、脾大,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和腹腔积液是主要临床表现
C、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制止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的大出血
D、分流手术主要是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
E、腹腔-静脉转流术可治疗肝硬化引起的顽固性腹腔积液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以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肝内的门静脉与肝静脉的主要分支间建立 分流通道。
【该题针对“肝硬化的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8、在急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是
A、溶菌酶
B、弹力蛋白酶
C、胰蛋白酶
D、磷脂酶A
E、激肽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是由胰酶的自身消化引起胰腺组织的化学性炎症。正常情况下胰腺内除淀粉 酶、脂肪酶以及核糖核酸酶为活性酶外,其余酶均以酶原形式存在。一旦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即对 胰腺本身起消化作用。胰液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激酶作用下,首先激活胰蛋白酶原,形成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启动各种酶原活化的级联,使各种胰消化酶原被激活,对食物进行消化。
【该题针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9、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A、钙皂斑
B、脓肿、假性囊肿或瘘管形成
C、腺泡细胞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
D、坏死灶外周有炎性细胞包绕
E、静脉炎、淋巴管炎和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各种病因导致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胰液排泄障碍、胰腺血循环紊乱与生理性胰蛋白酶抑 制物质减少等发病基础,胰腺在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细菌毒素、缺血与缺氧等因素参与下,其自 身消化的防卫作用被削弱,胰腺消化酶原被激活,即导致胰腺自身消化的病变过程。急性重症胰腺炎 的主要病理特点是腺泡细胞及脂肪坏死、血管出血。
【该题针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知识点进行考核】
10、关于急性胰腺炎时有关淀粉酶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A、尿淀粉酶值受患者尿量的影响
B、胰源性胸腔积液和腹水中的淀粉酶值亦明显升高
C、重症胰腺炎的淀粉酶值可正常或低于正常
D、部分急腹症的淀粉酶一般不超过正常值的2倍
E、血淀粉酶的高低反映病情轻重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无确切关联,部分患者的胰酶可不升高。
【该题针对“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和其他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1、Crohn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腹痛腹泻
B、高热
C、肠梗阻
D、腹部肿块
E、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Crohn病的临床表现:
1.腹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一般为中等度疼痛,呈痉挛性,餐后加重,禁食、 休息、局部热敷可减轻。如炎症波及腹膜或急性肠穿孔时可出现全腹剧痛,呈急性腹膜炎表现。
2.腹泻:粪便呈糊状,一般每日3-4次,常无脓血及粘液,病变位于结肠远端常有粘液血便。
3.腹部包块:常可于右下腹扪及包块,比较固定,边缘不很清楚,有压痛。
4.瘘管形成:为本病的特征性体征。
5.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6.全身表现:约三分之一的病人有间歇性低热或中等度发热,偶有高热。严重者可有贫血、消瘦、低 蛋白血症及水电解质紊乱。
7.肠外表现:部分病人有鹅口疮性口炎、结节性红斑、杵状指、皮肤溃疡、关节炎和肝肿大等。
【该题针对“克罗恩病的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知识点进行考核】
12、下列关于克罗恩病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控制病情活动比较有效的药物,适用于中、重度患者
B、一些抗菌药物一般联合应用
C、柳氮磺吡啶适用于病变较重的患者
D、免疫抑制剂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效果不佳或对激素依赖的慢性活动性病例
E、美沙拉嗪能在小肠、结肠释放,对病变在小肠和结肠的轻中型患者适用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柳氮磺吡啶仅适用于病变局限在结肠的轻中型患者。
【该题针对“克罗恩病的治疗(主要药物、手术指征)”知识点进行考核】
13、下列哪一种并发症在溃疡性结肠炎中最少见
A、直肠结肠癌变
B、中毒性巨结肠
C、直肠结肠大量出血
D、肠梗阻
E、瘘管形成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并发症:1.中毒性巨结肠;2.肠穿孔;3.大量出血;4.直、结肠癌;5.肠梗阻;6.瘘管 形成:肠腔与肠腔或肠腔与其他空腔脏器(如膀胱、阴道等)互相粘连,形成内瘘;肠腔与皮肤相通形 成外瘘,偶有发生;7.肛门、直肠周围病变。
【该题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临床分型、分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14、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容易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的情况是
A、重症患者接受激素治疗时
B、重症患者接受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时
C、重症患者接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时
D、重症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时
E、重症患者接受全胃肠道外营养治疗时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指阿托品、东莨菪碱等,对消化道有解痉作用。但因抑制受体节后胆 碱能神经支配的平滑肌与腺体活动,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该题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及其与临床表现的联系、临床分型、分度”知识点进行考核】
15、重型溃疡性结肠炎首选的药物是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
C、免疫抑制剂
D、抗生素
E、乳酸杆菌制剂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柳氮磺吡啶主要是对轻中型或者重型的辅助药物,重型首选激素。
【该题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药物、手术指征)”知识点进行考核】